工会赋能“甜蜜产业” 绘就乡村振兴蓝图

作为广西蔗糖主产区之一,来宾市正经历一场由工会牵头的产业变革,从良种培育车间到智能化生产线,从劳模创新工作室到工匠学校课堂,来宾市总工会通过“技术赋能+人才培育+‘产改’聚力”组合拳,推动蔗糖产业焕发新活力,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。
劳模领航:技术赋能铺就“甜蜜路”
在象州县马坪龙旺甘蔗健康种茎加工厂,全国劳模梁建祥正在指导工人操作设备。车间里,生产线高速运转,机械切种、浸泡消毒、包膜处理一气呵成。在来宾市总工会指导和象州县总工会及该县农业农村局的支持下,梁建祥的加工厂建成2900亩良繁基地,日供应脱毒种茎超100亩。
象州县马坪镇三江富民合作社负责人龙雄院称赞道:“劳模种苗的成茎率高,糖料蔗产量能提升20%以上。我们能用上优质种苗,多亏了工会的牵线搭桥!”
据统计,来宾市179名自治区劳动模范中,9人来自蔗糖产业,他们牵头成立的劳模创新工作室累计攻克技术难题17项,转化成果6项,为蔗农和企业增收超5100万元。
工匠摇篮:人才培育激活行业新动能
日前,一场糖业职工技能培训在来宾市糖业工匠学校举行。该校由来宾市总工会牵头设立,开设制糖、农学等专业,聘请广西农科院专家与企业骨干组成“双师型”团队,实施“培训、练兵、竞赛”三位一体模式,旨在培育知识型、技能型人才队伍。
“我们还实施‘理论+实操+竞赛’培养模式,联合来宾市人社局、市糖业发展局举办糖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。”来宾市总工会党组书记、常务副主席周玉娟介绍,除了成立工匠院校,该市总工会还积极举办技能竞赛选树行业人才,赛事设置有食糖制造、白糖成品化验等项目,直接对标产业前沿需求。
目前,来宾市已构建“1+10”工匠学院(校)体系,其中糖业工匠学校通过技能培训、技能竞赛、“师带徒”等方式,带动新增技能技术人才110人。这些新增的技能技术人才分布在甘蔗种植、糖料加工等糖业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,他们将所学的先进技术和创新理念融入日常工作中,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,有力推动来宾市糖业逐步向智能化、精细化转型升级。
全链协同:“产改”聚力绘就产业振兴蓝图
在象州县罗秀镇,“党建+甘蔗发展”活动如火如荼,广西博华食品公司党委副书记梁尤忠率技术骨干深入村委会,推动建立4个甘蔗基地,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。这是来宾市总工会推行“国企带非公”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模式的生动写照,通过国企的资源优势与非公企业的灵活机制相结合,让甘蔗种植从分散化走向规模化、规范化。
举办糖业工人书画摄影展,以艺术展现奋斗风貌;组织职工疗休养,融合制糖工业与文旅资源;围绕种植、工艺等环节培训产业工人,培养高技能人才……来宾市总工会这些全方位、多层次的服务,如同纽带一般将产业链上的职工紧密联系在一起,让“甜蜜事业”的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感受到发展的红利,切实将“甜蜜事业”的蓝图稳稳绘就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。(付婷 陶丽芳)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
- 评论
- 关注